51吃瓜啦,高铁上大学生帮了11岁时的自己
5月2日,四川成都,一小男孩独自坐高铁时不断向邻座男大学生提问,大学生耐心解答并共鸣其年少时的经历。网友称赞此举展现了中国人的温良和共情,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,更是品质塑造,美德的传承。5月2日,小江在乘高铁时旁边坐着一位小男孩。聊天中,小江得知男孩是一个人乘高铁,也是第一次乘高铁。
男孩没有手机,路上一直都在向小江提问各种问题:“哥哥,高铁和地铁的区别是啥?高铁在哪边开门?为什么高铁叫复兴号?为什么过山洞耳朵有反应……”
“他的问题也是当年我想问的问题,就像在和当年的自己对话“,大学生说。
小江耐心地解答着男孩的各种问题,男孩还聊起自己的爷爷是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。“哥哥,爷爷最疼我了,可惜他去年离开了,现在只有奶奶,现在最遗憾的是没带他去吃一些好吃的。”说着说着,男孩眼角泛红……

图源:当事人社交账号
分别之时,男孩说:“谢谢哥哥,你真好。我会好好学习,等我考上大学来找你。有缘再见,今天很幸运和你遇见!”小江也在高铁清洁袋上给男孩的家长留了纸条,希望后续能够保持联系。
这件事让小江想起自己11岁时独自乘高铁去浙江找妈妈的经历。“那时候我也一路问、一路借手机打电话,他的问题也是当年我想问的问题,有点像和当年的自己在对话。”
小江表示:“(当年我)遇见了一些很温柔善良、耐心解答我问题的人,如今我长大了,我也要成为他们。

图源:当事人社交账号
小江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,网友们纷纷为小江点赞,还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:
你的细心回答会让这个小小少年对这个社会有新的认知。
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人。
2015年,我和老公从宁波去深圳(坐高铁),有个阿姨大包小包的准备去深圳找她儿子。她得知我们同路,问能不能跟我们一起,因为她不认识字,我们欣然同意了,下车后我们把她带到她儿子面前才离开,现在回想起来,也蛮开心。
想起我13岁一个人坐火车去河北找我爸妈,也没有手机,我姨送我上火车还哭,我瘦瘦小小一个人,遇到一个大哥,那时应该28岁左右吧,一路照顾到我下车,真的很感谢。
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是国人温良恭俭让品德的核心,由自己的感受,推及对方可能有什么需求,尽最大努力满足对方,是国人的温良与共情。虽然两人年龄相差较大,生活经历也截然不同,但是大学生却能从这个小男孩身上看到自己11岁时的影子,想到自己当年也有这样的困惑,需要别人帮助,于是耐心回答小学生的疑问。这种共鸣和理解,在今天难能可贵。